已用时00:00:00
1.20世纪30年代,苏联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专家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这一时期先后有数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表明
2.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3.“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鞋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此诗反映的是
4.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5.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搬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
6.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感谢一场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场“革命”是指
7.看到“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8.“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9.“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10.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它们失去了宝贵的时机……去进行公社的选举,而组织公社的选举等等又花费了许多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1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12.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
13.“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14.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十月革命()
15.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16.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17.“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1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装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19.宋人所写的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是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哪一著名工程
20.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样的俗语。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2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回顾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秦汉魏晋经隋唐宋元,呈现出的转移方向是
22.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2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2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历时10年终告失败。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政府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25.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26.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27.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28.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中,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29.一个月内,13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掀起辛亥革命高潮,打开清王朝统治缺口的是
3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31.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32.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3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有
34.表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从而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3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36.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37.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38.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39.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但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质上看“因信称义”
40.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一文中评价某次变革时说:“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次“变革”
41.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42.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43.19世纪30、40年代,中国一些开明的文人学士或撰写政论时文批评时政,或研求兵农潜盐等治国实政,或潜心于舆地术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44.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
45.1898年5月,康有为曾在《列国政要比较表》中列举各国土地、人口、学校、商务、铁路、电线等十三种数据统计,并将这些外国资料与中国的状况一一比较,指出中国“事事远逊人”。其主要意图是
46.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件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由此可见,陈独秀重在强调
48.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4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50.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51.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52.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押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53.“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54.“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些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55.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56.“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57.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58.从“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研究主题,应该是
59.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60.作家托尔斯泰在评价林肯时说:“他是音乐界的贝多芬,诗歌里的但丁…”林肯最大的功绩是
61.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62.19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63.1920年,苏联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64.成立于1993年,使用统一货币,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组织是
65.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66.66.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分为
67.67.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使其成为一门形态完备的科学。就其结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
68.68.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是著作是
69.69.历史研究是以人类过去的活动与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学术活动,其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是基于一定的认识论原则之上,且深受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学科学术发展的影响。以下属于认识历史、研究历史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70.70.由于中国古代史学上许多史家坚持秉笔直书的原则和追求信史的目标,使中国史学在历史撰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71.71.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特点是
72.72.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考古学中表明新时期时代出现的标志是
73.73.在古代,两河流域分南北两部,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比亚。巴比伦比亚又分南北两部,尼普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即为苏美尔。以下选项属于苏美尔城邦的政治机构是
74.74.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类又曾将它译称族姓制度,西方史学界称之为喀斯特制度。以下属于种姓制度中领导阶级的是
75.75.以下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76.76.古希腊产生了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分别是
77.77.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78.78.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79.79.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80.80.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其历史进步性表现为
Copyright©1999-2018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课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传真:010-82838452
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已暂停